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

023 永遠的歸宿:祖先的家,研究院路到崇德街


前輩攝影家張才在1947年留下了經典作品「永遠的歸宿」,那是一幅穿過墓地、仰望天空的黑白照片,攝於台南安平。清明祭祖時節,對這樣的標題特別有感。從南港研究院路底到崇德街間的六張犁,正是這樣的地方,既是雲煙過往,又是永恆。



過了中華科技大學,研究院路三段開始往上爬升,沿途房舍越來越少,剩下與之平行的四分溪,和連綿的山壁。在286巷有一座小橋,橋對面是我以前小學班上住最遠的同學的家,每天要花走半小時的路上學。他家附近的岩壁很壯觀,上半部有那麼一點范寬「谿山行旅圖」的味道。

再往前一點,溪床較寬,是小時候暑假父親帶我來戲水的地方。如今他安眠在這段路程起頭處的軍人公墓裡。

研究院路四段萬福宮附近一處廢棄建物(小廟?)裡,立著一顆爬滿植被、生機盎然的靈石。

四段209號劉厝,附近就是四分溪的源頭了。過了這棟磚造老屋,就進入六張犁(富德)公墓區。而研究院路其實是台北自行車道的一環,沿路面皆標有記號,也常見風火輪擦身而過。

研究院路四段和崇德街相接處是一視野開闊的置高點,可遠眺木柵。

渡海來台的上一代中,我姑媽是最早離世的,這是自安眠處的鳥瞰。身後則是一路下坡的糶米古道。

墓區住著本省人和外省人,外省人的墓碑上刻有所來的原鄉。而無論從哪來,永遠的歸宿,都是大自然的土地裡。

沿路的小廟,一旁還有間鞋盒大小的小小廟。

墓園管理者的家,衣服就晾在路對面的柱子上,一切像家人那樣自然。

戰功彪炳,且肩負撫平228傷痕的白崇禧將軍之墓,周邊同時也是回教徒墓區。

看到指標後,一路沿著黃絲帶及碎白石子而上,來到台灣民主先驅,蔣渭水先生的衣冠塚。這已經很接近崇德街另一處的出口了。

崇德街和研究院路非常不同,其聚落和墓區非常近,幾乎散步就可以走到,傍晚時分,也真的有居民踱步上山一小段再返回。

街口賣燭火的小店。山腳下的崇德街沿路多是這樣簡易的矮房,但近年來開發商圍起一塊塊的地,於是,銀兩侷促的小市民能落腳的地方就更縮水了。



升級版「內在台北2.0 https://www.veins-of-taipei.com/    歡迎造訪!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