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

054 雅風猶存乎:牯嶺街的集郵、舊書和楊德昌


有一條街,能把充滿才氣卻早逝的新浪潮電影導演、二手書店和集郵的記憶無縫接合,是的,牯嶺街也。有這樣的歷史背景認知,你就不會在乎,它其實算不上一條走來舒服的街道,如果你看得見它的雅風。喔,有機會再看一次楊德昌的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」、聽一次主題曲Why吧,不會後悔的。

 
牯嶺街從南海路開始,路口這一帶周圍是藝文機構密集之地,包括南海學園、228紀念館、文化總會及楊英風美術館等。相較之下,重慶南路二段19巷的南海藝廊調性接近牯嶺街,比較庶民,如走進人家的院子裡。
 
或走遠些,到南門園區,假日常有定期的市集。
從南海路轉進牯嶺街,走沒多久就會遇到這間三層樓高、巴洛式風格的淺色建築,原是警局(門口紅燈仍亮著),現為劇場。
 
牯嶺街9巷的日式平房。
 
牯嶺街是早期舊書攤與集郵社的聚集地,前者大幅萎縮了,後者景象即使已不若從前,仍有近十家的規模,街角的廣告招牌仍在。在街上的郵政博物館多少發揮了一些作用。
 
11號這棟新建大樓的大門有的不只是藝術氣息,再走近一些,可以看到幾塊黑白圖案磁磚其實是牯嶺街的老照片,住戶沒打算把書街歷史忘掉。
 
堪稱牯嶺街地標的松林書局(17號),單位空間的舊書密度領先全國。坐在門口的蔡老闆,就像昔日武昌街明星咖啡屋樓下的周夢蝶,是臺北文化地景的公務員。老闆八十多歲了,若當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主角還在,大概也這把年紀了,倆位小時候曾擦身而過也說不定。

牯嶺街中段某家集郵社把帶著郵票的信封陳列門口。雖然市場上全新的郵票價值較高,但用過的郵票似乎較有意義。但現代人不寫信了,這類物件只會日漸稀少。
 
兩家看起來像是後期才開設的郵幣社,中間夾著一家老機構:自由新聞社。
 
牯嶺街續往南走,過了寧波西街,巷子裡(重慶南路三段3巷)的北ㄧ女中職員宿舍公寓,全紅磚的樓梯間立面很少見。
 
牯嶺街57號,拉下鐵門的易林書局,不知還有在營業嗎。沿著旁邊的108巷可通到南昌路。
 
南昌路一段116號的妙章書局,也作一些老文物的買賣。
 
附近居民等著倒垃圾,這處街角用來拍電影,氛圍很ok。
 


附近走走  062 食物的上下游:南昌路周邊的吃
http://beawander.blogspot.tw/2016/12/062.html#more

升級版「內在台北2.0 https://www.veins-of-taipei.com/ 歡迎造訪!!


2 則留言:

  1. 游擊手您好,想與您討論本文「牯嶺街9巷的日式平房」這張照片的轉載,是否方便提供e-mail信箱聯繫呢?謝謝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