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111 屋簷下的眼睛

無論你用日據或日治,總之殖民的這段歷史臺北留下了許多日式房舍。這些房舍通常都被圍牆圈著難窺全貌,但屋簷總是看得見的。屋簷下的這些小窗,型態材質各異,不同的閣樓之眼,看著同一座城市的街道演變。

這個元素必然在建築上有專業名詞,做為路人,我們姑且暱稱它閣樓之窗吧,它通常以圓形居多(青田街巷弄)。
 
這扇呈橢圓形,外圍還有小石頭(青田街巷弄)。
 
小窗中間常是橫木條構成,有時則是玻璃(伊通街巷弄)。
 
開兩孔的不多見(吉林路12巷)。
 
在臺南看到的小孔五連發(東寧路)
 
成方形的閣樓之窗是另一大宗(青田街巷弄)。
 
這一扇開得非常接近屋頂(麗水街錦安社區)。
 
有些開得很小(麗水街錦安社區)。
 
有的牆面厚實(潮州街巷弄)。
 
有的脆弱(臺北火車站附近)。
 
麗水街錦安社區,則清一色是這種五邊形的開窗。
 
菱型,則是稀有品種。
 
在工廠倉庫也見得到類似身影,因量體大,感覺也不同(松菸文創園區)。
 
華山文創園區。

「內在台北2.0 https://www.veins-of-taipei.com/ ,更完整的功能及現地導覽,歡迎造訪,一起上路!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