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

014 半傳統眷村:天母德行東路的忠孝新村

 
眷村是台灣特殊時空歷史下的產物,隨著都市環境的改變,不論是改建成高樓或原址荒棄,傳統的形式已逐漸消失。但沒想到,天母的邊邊還留著一個小眷村,典型的紅磚紅門小院子,尚殘存著幾戶。

 
德行東路跨越忠誠路後,地勢微微爬升。一路東行,過了芝山國小後往左看並請放慢速度,否則,位在379巷口小小的忠孝新村,很容易錯過。據說那四個字是宋美齡所題,站在巷口,一樓的屋頂後方,還能望見天空下的山脈。

忠孝新村的道路系統呈魚骨頭狀,中間這條是主幹,兩旁四、五條直交的小弄相互平行,一直到路底。進入這個午睡中的社區,一切步調就如同地上那個字,慢。
 
靠主幹道的幾戶,仍保留了一樓矮房帶院子的眷村味道。這家的花花草草小院子已塞不下,只好擺到門口兩側。
 
其中的一條小弄。可見內側的許多房子都改建成樓房了,這已是混血的村子了。每條巷弄的底端都是不通的,唯一的出口就是大門,體現了眷村常見特色,它的封閉性。是不是外人,一望即知。

老式鐵窗,日常風景。

出了村門口繼續往前走會遇上東山路,左轉,兩旁都是一路延伸下去的白牆。仔細一看,就在公車亭旁濃密的榕蔭底下,還藏著一個小門。
 
白圍牆內別有洞天,從佈告欄的內容及國旗形狀的吸鐵判斷,或許也是一處眷村國宅。而不管誰執政,衣服還是要曬過太陽才會香的。

這一區都是五樓公寓,相同的是一貫的悠閒,一派的綠意瀰漫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