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

139童年的形式:石滑梯族譜

有很長一段時間,公園綠地上的兒童遊樂設施,全是塑膠製的工廠組合品,一個樣,包含溜滑梯。這讓人想起早期的石溜滑梯,還好它們仍待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,質感猶在,無法複製的童年也猶在。
數目:觀察溜滑梯的方式有很多種,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滑道的數目。滑道1(信義區)
 
滑道2(大安區)
 
滑道3(中山區)
 
滑道4(松山區)
 
曲直:大部分的滑梯都是直線而下,,如市民大道旁這座是例外,連爬上去的樓梯也有彎度。(中山區)
 
材質:磨石子溜滑梯是大宗,在夏夜溜起來有種冰涼感。(中山區)
 
相對來說,用大理石片的極少,可同樣沁涼。(松山區)
 
顏色:和那些五顏六色的塑膠製成遊樂場零件相比,大部分的石造溜滑梯顏色都較素樸,灰/原色居多,而這一座則是走綠色系列,連滑道都是淡青色。(士林區)
 
自然也有走繽紛彩繪的少數。(松山區)
 
高差:滑梯高度約在一層樓左右,這座相對迷你,比一個成人還矮,但寬度卻是少有的寬。(北投區)
 
不同高度誠屬少見,增添選擇性。(內湖區)
 
環境設計:溜滑梯是公園的一份子,配合地形展現設計的巧思。(大安區)
 
又或者利用自身的空間特性,結合休憩功能(或儲藏清潔用具)於一體。(中山區)
  
新舊:位在溫泉鄉兒童樂園裡的石溜滑梯,據信日據時代就有了。(北投區)
 
象山下的象山(原中強)公園重新整修,遊樂設施中可見新一代的石溜滑梯。(信義區)
 
公園不要大眾臉,童年無法複製,道理是一樣的。

「內在台北2.0 https://www.veins-of-taipei.com/ ,更完整的功能及現地導覽,歡迎造訪,一起上路!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